记者 李二娟
中秋国庆“双节”期间,我市虽连日阴雨,但市民的出游热情却丝毫未减。不少市民将目的地从户外转向室内场馆,市科技馆与市博物馆凭借丰富的体验项目与浓厚的文化氛围,成为假期热门之选,而处处可见的文明旅游行为,更成了场馆里一道亮眼的“风景线”。
“宝贝,咱们先排好队,等前面的小朋友体验完,我们再玩哦!”10月2日,在市科技馆皮影体验区,市民刘宇正轻声叮嘱孩子,耐心等待体验机会。当天,前来探索科学奥秘的市民络绎不绝,且大多是带着孩子来的,但场馆内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秩序,文明游览的场景随处可见。家长自觉引导孩子轻声交流,避免打扰他人。参观过程中,无人触碰展品防护栏,更没有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。在“电磁探秘”“航天模拟”等互动体验区,市民主动排队等候,上一位体验者结束后,还会顺手将操作设备归位,为下一位使用者留出整洁的体验环境。“‘双节’期间,场馆客流量较平日增长许多,但因游客文明素质普遍提高,场馆管理压力并没有增加。”馆内工作人员表示,“大家自觉配合,让科学探索更舒心、更有序。”
在市博物馆的“泥条盘筑法制陶体验”现场,不少体验者围坐桌前,专注地揉捏陶泥、盘筑器型,整个空间只听得见陶泥轻触的细微声响。体验者严格遵守现场规则,完成作品后,还会主动清理桌面,将工具归还给工作人员。展厅内,市民放慢脚步,静静聆听讲解员讲述渭南历史,拍照时自觉关闭闪光灯,遇到狭窄通道会主动侧身礼让。“在这样安静文明的氛围里看展、做手工,更能沉下心感受文化的魅力。”市民王林说。
阴雨天气挡不住出行的脚步,更挡不住文明的温度。这个“双节”,渭南市民用自觉与礼让,让室内场馆成为文明旅游的“实践课堂”,也让“文明”与“文化”相互交融,绘就了假日里最美的文旅图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