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买球的网站

春日迎春话打春

来源:渭南日报 发布时间:2021-02-05 08:36
行相斌
  “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”日月运转,四时交替。转眼又到了辛丑年新春。那步入春天的第一个好日子就是春日,即立春。
  远古时期,春日即春节。人们在冬春交接之时举行盛大祭祀活动,谓之“春祭”。但那时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名称。后来,二十四节气确定,人们把“立春”这一天便视为“春日”,叫作“春节”,故春节有农历十二月的记述,也有十一月之说。不过从时间到民俗都没有确切概念。周代以后,农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,春耕秋收形成了固定规律,“春节”“春日”“春祭”等文化元素相继共同融入了人们的生活。因为历法没有完全统一,所以并无固定的日期。曾有一度,也出现过春节与年相混的现象。秦汉以后,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形成之后,“春节”开始与“新年”彻底隔离,汉武帝时期给予明确化,“春节”指立春之日,“新年”为正月初一日。
  春日与其他民间节日不同之处是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,但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充满祥和喜气的节气,标志着时间的年轮已进入春天。就气候地温来说,也相对稳定,太阳到达黄经315度。不管是绿茵铺地的江南,还是千里茫茫的北国,即将迎来的是桃红柳绿、鸟语花香的美好时光。人们对大自然赐予的第一缕春光那是多么的喜爱。因此,全国各地就会出现不同的庆贺形式,日久成俗。在华夏民族各种迎春仪式中,同样有一项必不可少的赶牛犁田的民俗活动,即春日“打春牛”。
  “打春牛”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射虎。因为耕牛在古代农业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,几乎直接决定了一户人家农业生产的成败,所以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耕牛能够踏踏实实地劳作,为自家的农作出力。大家对耕牛都非常地爱惜,但为了鞭策耕牛,人们用布料或色纸作装饰,以苇箔和秸秆做骨架,捆绑裱糊出耕牛的样子,并给它描绘五官,涂染色彩。在例行祭祀礼仪之后,于大庭广众面前进行鞭打耕作表演,同时也有相应的仪仗形式和锣鼓助阵,围观者欢呼跳跃。通过这种方式,尽情表达人们对新春的喜悦和对农耕及农耕文化的热爱。尽管从明代开始,皇家把赶牛躬耕的日子变为农历二月,但民间始终坚持。
  早期的“打春牛”贺新春相对更加纯朴。春牛是用泥土制作而成的,人们把春牛打碎以后,争相抢夺散落的土块,希望能带来福气。后来人们改进了制作方式,使用木头、芦苇或者纸张等材料制作春牛,避免了争抢的发生。对于它的尺寸要求非常严格。春牛身高一般四尺,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;全身长八尺,代表着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八个节气;牛尾巴则一尺二寸长,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。
  在各地的立春活动中,一般“打春牛”就是最为火爆的环节。人们会把提前制作好的春牛放在约定的地点,然后由当地的管事执鞭抽打以后,大家再挥鞭而上,一边打着嘴里还会喊着“一打风调雨顺,二打国泰民安”这样寓意美好的话语。春天的序幕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拉开。
  《合阳县志》记载:“立春具体日期多于农历先年腊月中旬至当年正月中旬之间,即公历二月四日左右。清代,官府与民间均为此节举行隆重仪式,提前以色纸扎制春牛与芒神。先一天派人扮喜童自县城东郊驰马进县衙报春。县令闻报即率三班六房、乡绅商户,仪仗、锣鼓伴随赴东郊迎春,焚香祭春牛、芒神。至立春时刻,命人鸣放鞭炮,执青丝鞭将春牛、芒神打破,俗称‘打春’。”这应该是合阳人把“立春”称作“打春”的最实在的解释,也是对合阳民间流传的“春打六九头,五九尾”“打春宁,百事成”“春打百(柏树)花开”等农谚俚语中的“打”字的最好解读。“官府与民间均为此节举行隆重仪式”,说明在清代以前“打春”在合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。
  据老年人讲,昔日合阳民间对“打春”相当敬重。“打春”这天,农民基本是停止一切农事活动,穿上新衣服坐在家里“候春”。包括牲口在内,也不能使唤,等待春天的来临。讲究“老牛老马闲一天,打春磨子碾子不能转”。对广大农村妇女而言,所有的针工和家务完全可以放下,叫作“休(合阳方言读xv)一天”,大家坐在一起尽情说笑,整个乡间里闾呈现着一派节日景象。商户和民间都会像过年贴春联一样,在“打春”之日,写一幅宽三寸、长二尺的喜帖,上书“某某年某月某日吉时立春大喜”“恭迎某某年新春大吉”等字,在晨曦刚露之时就贴到大门框上,叫作贴春帖“迎春”。早饭之后,庄稼人会把自家的牲口喂饱拉出来,把身上刮扫干净。然后把牛角涂上五颜六色,主妇用红布条做成红缨子绑在牛的兜角环上;马和驴除了在笼头上进行装扮外,还在马鞍上加盖新做的彩色垫子,尾巴上也要挂上漂亮的缨子。这样一来,牲口也显得精神多了。一切准备妥当,随着村上锣鼓家伙敲起,各家各户牵着自家的牲口在整个村子转上一圈,最后到人员集中的临时地方,比评牲口,谈笑风生,谓之“闹春”。还有一项活动叫挂春缨“报春”。所谓“缨”,就是把做衣服的各色下脚料和绸缎,剪成细长条状丝带,首先扎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“春结”,再用小剪刀裁成各种形态的花瓣,把最大最漂亮的挂在大门上,小一点的缝在儿童的衣袖上,剩下的彩条和丝带扎在屋里屋外的树枝上。由于妇女们有充足的时间,所以“春缨”会做得很多,也会挂得很多。有的人家还会折上几枝含绿待发的柳条,编个圈儿,套到孩子头上。这时,被装扮的顽童们会高兴地在村子里边跳边唱。
  “打春”这天还要敬神祭祖。合阳的风俗敬神在清晨,太阳出来之前,各家各户在自家院子里露天摆上茶果和面做的一摞献供,面对天地行叩拜大礼,祈祷天地诸神保佑五谷丰登,家庭和顺。到中午时分,再把节日准备的好菜好饭端到祖宗神位前祭奉,以示虔诚和感恩。到了下午,好多人家会领着孩子们到村外转转,名曰“踏春”“遗病”。直到“打春”的炮声响过,这一活动才算结束。
  上世纪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里,虽然官方的“打春”迎春活动销声匿迹,但民间依然盛行。特别是当“打春”日子赶在正月,一些村子还要出社火,唱社戏。1949年以后,在某种形式上,“打春”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热闹,可贴春帖,系春缨等活动仍随处可见。继之而来的是生产大队会在这一天搞赛畜会,全村的牲口拉在一起,编成号,评委们进行打分评比,得分总数最高者,当然是受表彰的饲养员,场面气氛相当热闹。当然,一些饲养员为烘托气氛,仍要给自己喂养的牲口涂彩挂红缨子,为春天平添了几分生机。
  进入新世纪之后,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发生了很大变化,“打春”的民俗不再停留在一定的形式上,除了偶尔见到个别小孩肩头和帽子上挂有“春缨”外,随之而来的是亲人朋友网上的问候和祝福,包括朋友圈内会接到大量放声春天的文章和诗篇,“打春”的日子还是那么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