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吕佳 李二娟
5月26日早上8时,渭南城区王真菜市场东口,李缠叶的三轮车摊位前,五颜六色的香包琳琅满目,阵阵艾草清香弥漫开来,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选购。
“阿姨,给我来两个柿子形状的香包。”
“哇,这些香包好特别呀!”
“这个香包是怎么钩织的,您有空了能教教我吗?”
……
此起彼伏的询问声和赞叹声中,59岁的李缠叶始终面带微笑,不厌其烦地为每位顾客讲解香包的寓意和编织技巧。
“今年市场反响不错,看来大家还是更青睐纯手工制品。”李缠叶边整理货架上的香包边说。自5月初摆摊至今,她已经卖出了200多个精心制作的手工香包,最受欢迎的柿子、白菜香包经常需要连夜赶制。这些用七彩毛线钩织的香包,不仅承载着“事事如意”“百财聚来”的美好寓意,也成了端午节的热门单品。
前两年,李缠叶在网上看到别人用毛线钩织香包,同时发现渭南城区多见机绣香包,很少有人售卖手工香包。于是,自幼酷爱钩织的她萌生了制作香包的想法。
说干就干,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后,李缠叶开启了“钩织模式”,用指尖编织着生活的希望。在送走孙子上学后、与人闲聊中、夜深人静时……2023年一整个冬天,她将所有的碎片化时间都用在香包制作中,最终赶制出500多个毛线钩织的香包。2024年端午前夕,她便开始在市集现钩现卖,最终售出600多个饱含心意的作品。
有了去年的成功经验,她对今年的创作更加充满了动力。“一针一线织进去的不仅是技艺,更是对生活的热爱,我在不断尝试新的钩织法,好让成品看起来更有吸引力。”李缠叶信心满满地说。
一团毛线、一根钩针就能完成的香包,看似简单,但真正做起来才知道,这小小的香包凝聚着心血与智慧。从最初的设计构思,到挑选合适的毛线,再到钩织、缝合等各个环节,每个步骤都需要全神贯注。李缠叶说,她制作一个标准手工钩织香包通常需要两个小时,而最关键的钩织环节更是容不得半点疏忽。每一针的松紧、长短都关乎香包的整体造型,多一针少一针,都会让原本灵动的图案失去韵味。
“就像这个作品,要精准调整针法和针脚,既要突出小猪的可爱,又要保持粽子的造型,每个细节都马虎不得。”她随手拿起一个憨态可掬的小猪粽子香包说。在周围顾客的声声夸赞中,李缠叶脸上泛起了羞涩的笑容。
当被问及手工创作的艰辛时,李缠叶笑着摆摆手说:“钩织对我来说,不是辛苦的劳作,而是创作的享受。看着毛线在手中变成精美的香包,再看到顾客满意的笑容,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。更让我开心的是,我能用自己的手艺为家庭增加一份收入,这份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。”
李缠叶钩织的香包种类丰富多样,十二生肖粽子、卡通形象、水果蔬菜等应有尽有,价格从10元到20元不等。她会根据顾客需求制作承载各种美好祝福的香包。“昨天有两个年轻人,让我帮忙钩织香包,你看,这些都是我昨晚连夜赶制出来的。”李缠叶指着货架上的飞猪、哪吒香包说。
说话间,顾客陈女士过来取自己预定的寓意“一举高中”粽子形状的香包,她说:“马上要高考的女儿说这是最特别的护身符,每个针脚都是心意。”看着陈女士满意地拿着香包离开,李缠叶脸上堆满了笑容。
除了端午香包,李缠叶还紧跟节庆钩织不同的手工艺品,七夕节钩织玫瑰花、母亲节制作康乃馨、儿童节推出萌趣……用指尖传递着不同节日的美好。
10时30分左右,早市人潮渐散。李缠叶坐在摊位的木凳上,又专注地钩织起来,钩针翻飞间,仿佛在编织着对未来的憧憬。